亮點青年或家長回饋
💡亮點青年|翁晨薰
來自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「青年體驗學習計畫」
當多數高中生奔向升學賽道,她選擇一條不一樣的路。
來自華德福體系的晨薰,始終相信:「學習不只是通往大學的橋樑,更是一段找尋自我、摸索未來的旅程。」高中畢業時,她對動物充滿熱情,曾認真考慮投入相關領域,但在一次次探索中,她開始懷疑:「如果興趣變成工作,會不會反而失去熱情?」
於是,她決定暫緩升學,加入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─青年體驗學習計畫(註),給自己兩年,尋找答案。
🌿 從動物醫院到海外志工──用行動理解生命
晨薰的探索旅程豐富且深刻。她曾在動物醫院見習、赴尼泊爾擔任志工、參與中醫診所與基金會工作,甚至投入高位珊瑚礁植物調查等戶外行動。她也曾隻身前往日本四國與名古屋,展開一段學習獨立與適應的壯遊旅程。
這些體驗圍繞著一個核心:「照顧生命」。
「一開始我聚焦在動物,但漸漸發現自己也很喜歡與人互動。特別是在陪伴與照顧的過程中,我感受到內心的熱情與穩定。」
原來,她真正熱愛的,是投入生命、成為他人支持的一部分。
⛰️ 探索不是一帆風順,而是學會轉彎
這條路並不輕鬆。她曾經過度計劃、追求完美,卻因一次實習臨時取消而手足無措。但意外也成為轉機,讓她走進全新領域。
「那時我學會了,計畫再周全,也趕不上變化。更重要的是,能在變動中穩住自己、繼續前行。」
👪 家的信任,讓她有了踏出第一步的勇氣
從最初想進入動物領域,到後來轉向人際與服務,父母始終尊重她的每個選擇。晨薰說:「他們讓我有勇氣去嘗試,也讓我學會為自己負責。」這段旅程,不只讓她更認識自己,也讓親子關係從依附,轉變為彼此尊重的夥伴。
給還在迷惘的你──
「給自己一段還不知道答案的時間。不要害怕犯錯,重要的是你願意踏出那一步。」
兩年過去,晨薰的方向逐漸清晰,她也更篤定自己未來想走的路。她用行動證明:
🌱 探索本身就是成長,而每一段體驗,都是點亮未來的光。
註:青年體驗學習計畫是「青年生涯領航計畫」的前身,原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下的計畫
💡亮點青年|曾哲瀚
來自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「青年就業領航計畫」
🚀 從壓力重重的學生,到具行動力的青年創作者—一位青儲學員的自我轉變
高中最後一年,哲瀚的人生風雨交加——外婆中風、母親失業,家庭經濟陷入困境,升學壓力如影隨形。身為中低收入單親家庭的一員,他不只要面對考試,還得扛起家計。
就在迷惘之際,老師向哲瀚介紹了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─青年就業領航計畫(註),讓他看見一條能同時兼顧經濟、升學與職涯探索的可能。於是,他做出不容易的決定:提前進入職場,一邊工作、一邊探索自己的未來。
🧠 從體育選手到程式教育者—轉彎,是另一種堅持
哲瀚從小由外公外婆撫養長大,小學三年級成為民俗體育選手,在訓練與課業之間來回奔波,也曾代表臺灣出國比賽。獎助金成為他分擔家計的助力,意志與毅力也在這過程中悄悄形塑。
升上高中後,他將目光轉向資訊領域,自學程式與資安,並創立學生組織SCIST,推動免費資訊教育,累積近500小時公益教學時數。學習,從未停止;行動,從未停歇。
💡 計畫歷練下,從「學生思維」走向「創作者精神」
參與青年就業領航計畫後,哲瀚進入職場,從非營利到新創,每一步都充滿挑戰與機會。
他曾是偏鄉科技講師,帶孩子寫程式、打開他們對科技的想像;也曾參與教育新創,從前端工程師跨足產品設計與專案管理,甚至獨立開發遠端控制機械手臂的平台,從零打造實用工具。
在特教教材設計中,他不再只是寫程式,而是與教師共創教案,從使用者視角出發,學會傾聽、理解、整合。這些歷練,讓他從「完成任務」的學生,轉變為「解決問題」的創作者。
💪 經驗×視野×選擇權—寫下屬於自己的職涯版本
這兩年,不只存到人生第一桶金,更重要的是:哲瀚學會了判斷、學會了選擇。他說:
「我不再只是執行,而是開始思考,做這件事真正想解決的是什麼問題。」
如今,他是國立成功大學不分系的學生,仍持續探索創業、社會議題與公共實踐。他明白,未來或許仍有未知,但腳下的每一步,都是通往可能的證明。
即使未來仍不確定,但我知道自己正在前進。
哲瀚的故事,是撐過困境、擁抱不確定、活出選擇權的最好詮釋。未來不只一條路,走過的人生,也能成為他人照見方向的光。
註:青年就業領航計畫是「青年生涯領航計畫」的前身,原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下的計畫